设为首页  |  收藏国学研究会
帐号 密码
目录一览
新闻资讯
国学讲座——风水助人与弑力
南京国学会——子不语茶堂
南京国学会公益讲座------名字与
2019年1月17日国学公益讲座-----
2019年1月6日国学公益讲座------
2018年12月8日南京国学研究会谈茶
 
三教民俗
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可以做什么?
  发表时间:2015-5-20  点击:1948

端午节吃什么?

“粽包分两髻,艾束著危冠。旧俗方储药,羸躯亦点丹。”

端午节不可不吃的美味食物就是粽子,这种传统源于汨罗江边的渔夫,将米丢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龙,希望它们不要伤害屈原。

端午节玩什么?

端午节最应景的节目就是赛龙舟。端午节也叫龙舟节,可见赛龙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。

除了龙舟、粽子这两个经典项目,端午节还有哪些民俗?不了解的快来看看吧。

1.悬挂天师符和钟馗像

无论是自住还是租房,都可驱散屋宅的煞气。

2.门上插艾草和菖蒲

过去插艾草、菖蒲是为了避毒虫,现在是避煞气,防止传统位理学上禁忌入内的邪气。切记:一定要在下午3点前插艾草和菖蒲。

3.吃五毒饼

用刻有蝎子、蛤蟆、蜘蛛、蜈蚣、蛇“五毒”的印子盖在饼上,内有五种不同颜色的饼。把“五毒”吃掉,使它们不能毒人,防止小人捣鬼。

4.雄黄涂抹小儿额头

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“王”字,一借雄黄驱毒,二借猛虎镇邪,对于经常受惊的孩子特别管用。

5.扔灾

用红纸剪了葫芦或蛇、蝎、蜈蚣、蟾蜍、壁虎五毒图案,以白纸为衬,从农历五月初起贴在门楣上,或用硬纸折成粽子形状,缠上五色丝线佩戴于身,待五月初五一过,五色纸粽子和剪纸葫芦一并扔至门外,可以驱散邪气带来好运。

6.健人(豆娘)

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小人骑虎饰物,也可另加钟、铃、缨及蒜、粽子等。多用于女性朋友,也可以馈送朋友。

7.摆放艾虎

以艾编剪而成,或剪彩为虎,粘以艾叶,摆放在办公室或屋宅,甚至放在随身包包中,驱鬼魅避恶邪。

8.佩戴悬挂长命缕

以五色丝结成索,或悬于门上,或戴脖颈,或系手臂,或挂于小孩摇篮等处,可避灾除病、保佑安康、益寿延年。

9.戴香包

香包用五色丝线缠成,或用碎布缝成,内装香料(用中草药白芷、川芎、芩草、排草、山奈、松、高本行制成),佩在胸前,香气扑鼻。可以驱邪醒脑,增加运势。

10.沐兰汤

端午用菊科的佩兰煎水沐浴。也可用煎蒲、艾、凤仙、白玉兰等花草或柏叶、大风根、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,可治皮肤病、去邪气。

11.设草

在门口挂艾草、菖蒲(蒲剑)或石榴、胡蒜。将艾、榕、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,或插或悬在门上。还可焚烧艾蒿等驱赶蚊蝇。

12.贴五毒图

农历五月是五毒出没之时,位理学上要用各种方法预防五毒之害。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,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,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,即认为毒物被刺死,再不能横行了。

13.挂桃印门饰

桃是民俗中驱鬼之物,源于神荼、郁垒之神话,以桃刻印,亦为祛攘之意。

14.挂镜驱邪

过去专于农历五月五日午时于扬州扬子江心铸铜镜,以进贡皇帝,称为“天子镜”。现在多在门前挂镜驱邪。

15.贴午时联

在端午时贴“午时联”:手执艾旗招百福,门悬蒲剑斩千邪。作用和灵符一样,趋吉避邪。

16.挂石榴、胡蒜或山丹

胡蒜除邪治虫毒,山丹方剂治癫狂,榴花悬门避黄巢,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,有治病的功能。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。黄巢之乱时,一次黄巢经过某个村落,正好看到一妇女背上背着一个较大的孩子,手上牵着一个较小的孩子。黄巢询问原因,那位妇人直说:黄巢来了,杀了叔叔全家,只剩下唯一的命脉。万一无法兼顾时,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,保全叔叔的骨肉。黄巢听了大受感动,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,就可避黄巢之祸。

17.加班时带上艾草、菖蒲或少量雄黄酒

端午节晚上要到郊外的朋友们,建议佩戴桃木类吉祥物为宜。

18.念咒

邪魔惧怕佛光:嗡(ōng)嘛(mā)呢(nī)叭(bā)咪(mēi)吽(hōng)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。在端午节念咒即特别启请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加持,能驱邪增运。

19.放生

弥勒菩萨偈曰:“劝君勤放生,终久得长寿,若发菩提心,大难天须救。”建议大家利用端午节参与放生活动。

南京国学研究,中华传统文化交流http://www.njgx.org/

传统文化是又名炎黄文化已经日常称呼的国学,其中传统文化包括面很广,例如传统文化之经部、传统文化之史部、传统文化之子部、传统文化之集部、传统文化之书法艺术、传统文化之剪纸艺术、传统文化之戏曲、传统文化之武术、传统文化之美学、传统文化之道学、传统文化之佛学、传统文化之儒学、传统文化出了很多圣贤,在传统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传统文化培训,传统文化研究、传统文化教学、传统文化游学、传统文化教育、传统文化学习、传统文化研究班、以及传统文化教学班、传统文化少年班、传统文化培训班、现在把传统文化一般概念性称谓儒学或者国学,日常称呼为国学之经部、国学之史部、国学文化之子部、国学文化之集部、国学文化之书法艺术、国学文化之剪纸艺术、国学文化之戏曲、国学文化之武术、国学文化之美学、国学文化之道学、国学文化之佛学、国学文化之儒学。

如今在传统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传统文化培训,南京传统文化研究、南京传统文化教学、南京传统文化游学、南京传统文化教育、南京传统文化学习、南京传统文化研究班、以及传统文化教学班、南京传统文化少年班、南京传统文化培训班、现在把传统文化一般概念性称谓儒学或者国学,日常称呼为国学之经部、国学之史部、国学文化之子部、国学文化之集部 国学文化之书法艺术、国学文化之剪纸艺术、国学文化之戏曲、国学文化之武术、国学文化之美学、国学文化之道学、国学文化之佛学、国学文化之儒学、国学文化出了很多圣贤,在国学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国学文化培训,南京国学文化研究、南京国学文化教学、南京国学文化游学、南京国学文化教育、南京国学文化学习、南京国学文化研究班、以及国学文化教学班、南京国学文化班、国学文化少年班、南京国学文。

上条新闻:柳琴、琵琶傻傻分不清!
下条新闻:客厅风水颜色搭配小技巧
友情链接:
国学研究会 | 国学文化 | 国学研究 | 国学教育 | 国学培训 | 国学讲堂 | 国学教育 | 国学讲师 | 少年国学 | 传统国学 | 国学名师 | 国学讲堂 | 国学课堂 | 国学名人 | 国学经部 | 国学史部 | 国学子部 | 国学集部 | 国学运用 | 国学书记 | 国学古籍 | 国学资料 | 国学论坛 | 国学交流 | 国学民俗 | 国学网站 | 国学人才 | 国学民风 | 玄武国学 | 秦淮国学 | 河西国学 | 下关国学 | 江宁国学 | 溧水国学 | 仙林国学 | 浦口国学 | 新浦国学 | 国学交流 | 风水易经 | 风水起名 | 道家风水 | 风水讲堂 | 风水培训 | 风水名师 | 风水研究 | 风水起名 | 传统风水 | 风水逸事 | 风水奇闻 | 风水奇人 | 风水大师 | 风水地理 | 星象风水 | 堪舆风水 | 工厂风水 | 厨房风水 | 卧室风水 | 客厅风水 | 建筑风水 | 平原风水 | 湖泊风水 | 工地风水 | 公共风水 | 城市风水 | 小区风水 | 办公风水 | 风水讲坛 | 风水研究 | 风水解密 | 风水生活 | 风水起源 | 风水书籍 | 国学名著 | 风水古籍 | 国学孤本 | 建筑风水 | 室内风水 | 风水派别 | 风水流派 | 风水分类 | 生机风水 | 风水生基 | 起名课堂 | 起名研究 | 起名交流 | 起名论坛
申请链接,请联系国学研究会QQ: 951638995
南京国学研究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5107号-1
地址: 御道街南航科技园29栋D楼-018室 (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门向北走100米, 御苑宾馆斜对面)
电话: 025-58599189 86319198 传真: 025-85525838 QQ: 951638995 微信: guqi8388